Java-Concurrent-ReentrantLock
在Java5.0之前,协调对共享对象的访问可以使用的机制只有synchronized和volatile。我们知道synchronized关键字实现了内置锁,而volatile关键字保证了多线程的内存可见性。
在大多数情况下,这些机制都能很好地完成工作,但却无法实现一些更高级的功能,例如,无法中断一个正在等待获取锁的线程,无法实现限定时间的获取锁机制,无法实现非阻塞结构的加锁规则等。
而这些更灵活的加锁机制通常都能够提供更好的活跃性或性能。因此,在Java5.0中增加了一种新的机制:ReentrantLock。
ReentrantLock类实现了Lock接口,并提供了与synchronized相同的互斥性和内存可见性,它的底层是通过AQS来实现多线程同步的。
与内置锁相比ReentrantLock不仅提供了更丰富的加锁机制,而且在性能上也不逊色于内置锁(在以前的版本中甚至优于内置锁)。
说了ReentrantLock这么多的优点,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揭开它的源码看看它的具体实现。
1、synchronized关键字的介绍
Java提供了内置锁来支持多线程的同步,JVM根据synchronized关键字来标识同步代码块,当线程进入同步代码块时会自动获取锁,退出同步代码块时会自动释放锁,一个线程获得锁后其他线程将会被阻塞。
每个Java对象都可以用做一个实现同步的锁,synchronized关键字可以用来修饰对象方法,静态方法和代码块,当修饰对象方法和静态方法时锁分别是方法所在的对象和Class对象,当修饰代码块时需提供额外的对象作为锁。
每个Java对象之所以可以作为锁,是因为在对象头中关联了一个monitor对象(管程),线程进入同步代码块时会自动持有monitor对象,退出时会自动释放monitor对象,当monitor对象被持有时其他线程将会被阻塞。
当然这些同步操作都由JVM底层帮你实现了,但以synchronized关键字修饰的方法和代码块在底层实现上还是有些区别的。
synchronized关键字修饰的方法是隐式同步的,即无需通过字节码指令来控制的,JVM可以根据方法表中的ACC_SYNCHRONIZED访问标志来区分一个方法是否是同步方法;
而synchronized